约瑟夫·诺勒肯斯(英国,1737-1823 年生于伦敦)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 年),最初模仿 1765-66 年英国大理石;高(含底座)21-3/4 英寸(55.2 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买,约翰·T·多兰斯二世捐赠,以纪念埃莉诺·多兰斯·英格索尔,1979 年(1979.275.2)。CC0 1.0 Universal 通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然而,小说对死亡的喜剧性演绎却绝不是玩世不恭的——因为斯特恩本人长期患有肺结核。在第七卷的第一章中,死亡降临。肺结核患者特里斯特拉姆——作者的另一个自我代表——被他
死神亲自敲我的门————你们叫他再来;你们用一种如此轻松、漠不关心的语气叫他来,以 俄罗斯电报数据库 致他怀疑他的使命————
“这件事肯定是出了什么差错,”他说道。
特里斯特拉姆打算带领死神跳舞,飞奔而去,“不回头看加龙河岸;如果我听到他跟在我身后发出咔嗒声————我会逃到维苏威火山……”(TS,VII,i)。斯特恩也下定了同样的决心,迅速向南前往温暖的那不勒斯。但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他晚年的信件中不时提到他病情的无情发展。
斯特恩的回应是通过嘲笑死亡来面对它,他挑衅地写道:“我勇敢地面对邪恶,即使我死了,我的名字也会被列入那些死于玩笑的英雄名单中。”他的话让人想起《项狄传》中对皇帝韦斯帕芗的典故,苏埃托尼乌斯写道,韦斯帕芗的遗言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将成为一位神。”
在小说中,我们还能从哪里找到面对死亡时如此执着地追求喜剧的情节?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宰场》常常很有趣,但作者作为战俘经历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并没有说服许多读者将其视为喜剧小说。特里·普拉切特的《死亡》、若泽·萨拉马戈的《死亡的间歇》或乔治·桑德斯的《林肯在中阴界》或许能让人联想到,但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任何关于死亡的喜剧小说名单可能都很短。
也许只有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能与《项狄传》相媲美,暗示小说可能既滑稽又严肃。我们最终了解到,约塞连的痛苦源于他发现了斯诺登的秘密——故事围绕着这个秘密展开——“人是物质”。斯特恩的小说总是很有趣,它的严肃性只是偶尔显露出来:
时光荏苒,我写下的每一个字母都告诉我,生命随着我的笔而飞逝;亲爱的珍妮,生命中的每一天和每一小时,比你脖子上的红宝石更珍贵,它们像风中飘过的轻云一样飞过我们的头顶,一去不复返————一切都在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