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当我向一位研究维多利亚时代的同事

Posted: Tue Mar 25, 2025 8:32 am
by Bappy1
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各地的人不止一次使用过“ go west”这个词,因为太阳落山后就再也看不见了。其他的联想都是次要的。也许这个习语最初的英语形式是“go westwards”。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习语再次出现,并作为俚语重生(从它在高尔斯华绥1922 年的小说《白猴》 ( 《福尔赛世家》第四部)中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但它似乎在伊丽莎白时代也是粗俗的俚语。嘲笑死亡有着古老的根源。然而,我不想以如此恐怖的语气结束我们的旅程,而是引用另一封写给 TA 期刊的旧信:“当有人问亨廷登郡(剑桥郡的一个地区)的人是否去过老韦斯顿,而他回答没有时,他总会被告知:‘你必须在死前去一趟。’老韦斯顿是该郡一个偏僻的村庄,直到几年后(写于 1851 年),冬天马车几乎无法到达;但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对短语to go west的双关语吗(即“老兄,在你去西部之前,先去老韦斯顿”?)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现在事情往往向坏的方向发展,至少在美式英语中是这样。有些记者喜欢这个习语。标准的加州英语。

似乎所有事情都是加州的功劳或罪责。但“yeah no”不是加州英语,也不只是年轻人说的。它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男女老少都使用。我开始在别人的讲话中注意到“yeah no”,很快我自己的讲话中也出现了。也许我一直在使用它,只是现在才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提到她使用“yeah no”时,她暗示这种用法可能来自 2003 年至 2005 年播出的 BBC 电视节目“小不列颠”中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 Vicky Pollard 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懒汉,喜欢说“是的,但是不,但是是的,但是……”。这句口头禅意在表达口齿不清。《城市词典》给出了“Yeah no”的六个“定义”,其中包括:“头脑简单的人说出的令人讨厌的短语,说话前不加思考。”

是啊,不。

认为“是啊,不是”是矛盾的,是表达不清的标志,这是错误的。“是啊,不是”是语言学家所说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通常是句子中简短、有时看似模糊的部分,在言语中起语义、表达和实际作用。它们可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有时两者兼而有之)。它们可以表示关注、讽刺、回避、谦虚或面子。

把“是,否”看作矛盾修饰法或表达混乱的表现是错误的。

“yeah no” 的例子比比皆是,语言学评论也相当多,包括 Stephen Dodson 科威特电报数据库 在他的Language Hat博客上、Mark Liberman 在Language Log上以及 Ben Yagoda 在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Lingua Franca专栏上发表的文章。而且“yeah no” 不仅仅是英语现象。一些评论指出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话语标记,包括俄语中的“Da nyet”、法语中的“oui non”和德语中的“ja nein”等等。当我向一位刚从南非休假回来的同事提到“yeah no”时,她向我指出了南非英语表达“ja-nee”。

一些最早发表的关于英语“yeah no”的讨论来自澳大利亚,这可能意味着英语用法是在那里发展起来的,或者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先注意到了它(或两者兼而有之)。在 2002 年的文章中,Kate Burridge 和 Margaret Florey 首次探讨了“yeah no”的各种用法。一种是同意刚才所说的内容,然后再补充另一点——扩展或澄清。下面是第二位发言者表示同意和扩展的示例:

“你吃肉吗?”

“是的,我什么都吃。”

但是“是的,不”也可以用来表示承认和不同意: